我想凝膠牢不牢固是最首要的條件,其次才會開始要求有沒有液膠、表面平整、甘皮剪得好不好等等…通常凝膠掉都是先跑空氣再來才會變成整片剝落,一次整片剝落原因:製作時甲面有油脂、水,沒有徹底讓甲面乾燥,排除甲面未完全乾燥這個原因才會懷疑本身底膠有問題,如果使用該牌底膠有聲明建議使用該牌的平衡劑和固定劑請遵照該牌指示施作,有些底膠可以不用平衡劑和固定劑有些則需要,每個品牌使用方式皆不同。看是大同小異,但每個品牌的成分都不一樣要準確判斷凝膠掉的原因前提就要遵循該牌指示。
題外有些人說軟甲比較容易掉,這是真的,因為指甲本身太軟在做事過程中如果有折到撞到或是長期碰水,凝膠不一定會跟指甲一起浮動,就會導致底膠與真甲分開就會開始跑空氣這種問題建議底膠上厚些,不管是不是可卸底膠或是可卸底膠都是有彈性的,只是每個品牌做出的彈性度不一樣。不是任何一個底膠就適合每一個人,我想就和化妝品一樣每個人底子不一樣使用習慣不一樣訴求也不一樣。
若不是整片剝落,都是某處掀,凝膠大致分三個區域掀
甲根處掀原因:底膠上的不夠或是前置沒做好,前置沒做好是指甲上死皮沒有清乾淨甲根處掀大多都是前置沒做好
甲側掀原因:前置沒做好、底膠上的不夠
甲上死皮要使用磨頭磨乾淨,切記不要磨太大力,會磨出一條凹痕
指尖容易掀原因: 大多會統稱為使用問題(喜歡用指尖做事)、上層太軟太薄、上層與底膠不同品牌兩款膠收縮程度不一樣,上層使用不當是最容易發生指尖掀開的問題,上層都是不可卸 底膠都是可卸(論可卸底膠)當上層先沒有保護力(指尖磨損沒有涵蓋到底膠),底膠怕水怕溶劑很快就會跟著掀起來
用同品牌的底膠和上層會減少掀開來的機率,至於原因我沒有真正的化學式可以佐證,以下都是來自我的經驗,以往用過的底膠我都搭同品牌的上層,就在某次我在某間美甲店上班,該店用的底膠和上層是不同品牌,底膠為日本上層為台灣,此方式指尖超級容易掀,兩個禮拜我的指尖就開始掀在這個時候只能懷疑也許是上層太軟。
近期實驗使用gelgraph一層殘底膠加presto上層塗稍厚些(只有小拇指這樣做其他都是用gelgraph建構上層)隔天早上小拇指非常不適類似緊縮感,我馬上磨掉緊縮感也跟著消失這代表底膠和上層的收縮率不一樣。凝膠裡多少都含有溶劑,要完全揮發要等到隔天,收縮率要等到隔天才會知道。我偶而會交叉使用presto的上層,只要不要上太厚就不會有緊縮感
這能代表凝膠多寡會影響凝膠的收縮率,所以美甲界有此說包厚比較不會掉是指本身上層收縮率不好或是和底膠收縮率不同
延伸另一個常見問題指尖到底要不要包
我以前有段時間都不怎麼包指尖,底膠和上層都是用同品牌,三週後偶而會掀個1~2隻(僅頻繁使用的指頭)有時候完全不會掀。後來在某間店上班規定一定要包指尖,底膠和上層不同品牌,可以說是每次做三週後就開始依序掀(超過2隻,沒有不掀過)我當時還不是媽媽可以說基本上沒在做家事,這樣的程度對我來說非常糟。
直到現在我底膠上層都是gelgraph完全不包指尖,可以完整地撐到四週後,都是撐到太長受不了或是看膩了才會卸掉重作(而且我現在還是個媽,要做家事煮飯樣樣來)我是使用不可卸底膠製做完可以還打磨,可卸凝膠做完不能保證打磨會不會就開口笑了(我試過有時候會有時候不會,上層、建構使用多寡有關)
解決凝膠牢固的方法
- 使用同品牌的底膠和上層 (目的是達到同收縮率,上層能夠完全服貼包覆底膠、真甲)
- 改用不可卸底膠 (原因是不可卸底膠不怕水、溶劑、酸性物質水果之類的)
- 不想換上層或是底膠,上層或是建構上厚增加收縮率
另外生活中都在觸碰什麼使用習慣也都會影響凝膠的維持度,若遇到會流手汗建、長時間碰水建議加固定劑或是改用不可卸底膠